山野 │ 技術

享受急流勇渡的快感—愛斯基摩舟享受急流勇渡的快感—愛斯基摩舟

享受急流勇渡的快感—愛斯基摩舟享受急流勇渡的快感—愛斯基摩舟
撰文/Alex.攝影/左承偉
2016/08/17發表,已被閱讀4,111次

簡介愛斯基摩舟

愛斯基摩舟(Kayak)原是北美洲愛斯基摩人所發明,它是由動物皮革包覆在骨架外所製,外型輕薄且細長,具有不透水的防水蓋設計,足以用來保護使用者免於浪花、雨水、雪及寒冷的侵襲。它最初的功能是追捕海中哺乳類動物、水鳥及馴鹿,使用起來相當安靜而且靈活。由於時代變遷及現實經濟的考量下,以電動馬達或引擎為動力的大型船隻逐漸將其取而代之,但在一些氣候溫暖的地區,人們已漸漸將這種傳統輕舟發展成戶外休閒運動。

享受激流的快感,是愛斯基摩舟友的最愛!

愛斯基摩舟與一般休閒舟艇最大的差異就是多了防水蓋保護,所以上船時必須靠岸或在陸地上,將身體滑入船身的洞口內,讓雙腳伸直頂住踏板,雙膝夾扣開口下方,再拉上防水蓋。推入水流中時,比起一般船舶,明顯感受到身體律動與水流激盪的交互影響,只要輕輕扭動臀部,獨木舟便隨之擺盪,稍有力道的水流衝擊覆蓋,如果不做平衡或拍水抵抗,瞬時就會翻覆入水。

一般來說,依使用範圍愛斯基摩舟可簡單分為「海洋湖泊型」及「溪流型」兩種,其中更因專業技術發展,而有因應競賽所需的輕艇或定點靈活滾翻的花式舟;另外,隨技術需求不同,活動水域區分為一至五級,依序代表簡單的平水湖泊至高難度的大落差湍急激流,像大家熟知的秀姑巒溪泛舟河段,大概屬於二至三的難度等級。對於愛斯基摩舟愛好者而言,有些人喜歡海上乘風破浪的挑戰;有些人喜歡湖泊上隨風飄盪的愜意;有些人喜歡浪裡白濤的緊張刺激,玩法不同,各有一番樂趣。

做為一個愛斯基摩舟運動者,必須學會利用身體的動態,配合水流變化,來增加穩定並達成泛舟的樂趣。「平衡」是個人操舟之精髓,通常水的力量都太大而難以對抗,所以操舟者必需成為水流的一部份,且學習借用水流本身的力量,這個觀念與中國功夫部分哲理很像,即是「重新引導對抗的力量」。

對於個人基本技術而言,需熟練:握槳方式、上船技巧、脫困技巧、基本平衡、前划、倒划、側划、8字划法、划行轉向、槳舵轉向、擋水轉向、拍水平衡、划水平衡、愛斯基摩翻滾、水域判讀、急流橫渡、自我保護與脫困、緊急救援、拋繩技巧等基本技術。而因應不同水域更需具備如:海流潮汐、地圖判讀、方向定位、吊掛垂降等知識。雖然目前學校或政府機關,並未有相關學習管道,不過民間仍有不少玩家俱樂部提供相關技術訓練課程,建議選擇適合的入門課程,培養基本操舟技術。

左:硬式舟的運送就必須載在車頂架上。右:準備為充氣舟進行打氣。
由於充氣舟入水後會因為溫度下降而收縮變軟,所以一定要在下水前潑水,或放置水面使其降溫,再補打空氣。

愛斯基摩舟的裝備介紹

一、愛斯基摩舟:市面上舟型很多,有講求直行續行性的海洋獨木舟(Sea Kayak)、平水或衝浪用的休閒外座舟(Site on Top Kayak,又稱平台舟)、穩定性高的充氣舟(Inflatable Kayak)、激流舟(White Water Kayak)及花式舟等。材質部分,雖然有些特殊獨木舟採用碳纖維、玻璃纖維、木料等製作,目前市面上普遍以強化塑膠為主。為講求浮力及重力的最佳配置,以求穩定性及靈活性,除依水域選擇船型外,也需根據個人體型,選擇獨木舟大小。

二、槳:愛斯基摩人使用的是木製單葉槳,目前獨木舟多使用雙葉槳,材質從早期的木製、塑膠,到目前多數人偏好使用碳纖維槳,以講求輕量化特性。為靈活性,兩側槳葉有0至15度的差異。槳對於獨木舟就好像槍對於軍人而言,尤其在激流翻騰中,失去槳幾乎無法進行翻滾,而且容易遺失,所以教練多會強調,千萬不要掉槳。

三、防水裙:除了以尼龍布料加彈性束帶的簡易型防水裙(僅抵擋潑水功能)外,目前使用防水裙多是以加厚的潛水衣料(Neoprene)貼合橡膠束帶製成,因為扮演抵擋水流進入船艙重要角色,所以需依使用者腰圍及船艙開口大小,選擇適當尺寸。

四、頭盔:保護頭部,以免激流中翻滾時撞擊,通常選用材質以外層強化塑膠內襯不吸水的發泡塑膠為主,如在激流中使用,需增加如美式足球選手使用的保護面罩,或與頭盔一體的耐衝擊帽沿,以避免臉部撞擊。

五、防寒衣:穿著選擇有:頸、手腕、腰有橡膠束口防水的乾式防寒衣;以潛水衣料(Neoprene)製成的濕式防寒衣;聚酯纖維材料快乾的排汗衣等。依季節天候冷暖,選擇不同厚度(如濕式防寒衣2至3mm)或分層增加。

六、救生衣:由於激流中的白水區(White Water,水與氣泡混和)浮力降低許多,既使再好的泳技仍無法出水探頭換氣,所以無論技術如何,都需穿著救生衣,唯獨木舟所需的救生衣較講究,需著重合身、且肩部束縮,以避免影響操槳等大幅度動作。

七、手套:一般潛水用手套既可,但需能感握出槳的握把處起伏,以免翻滾時無法操作正確槳葉方向。

八、溯溪鞋:有時候遇到困難地形的高繞、或激流中脫困,仍須溪流中抓地力佳的溯溪鞋幫助步行,選用具不織布底及彈性潛水衣料(Neoprene)的高統溯溪鞋為佳。

九、救生繩:緊急救援或拖掛所需,選擇十至十五米長、繩徑8mm且具收納束袋易拋出的水上救生繩。

北部適合愛斯基摩舟的水域

很多人無法相信,在鄰近大台北都會區,就有好幾個激流獨木舟秘境,不但有輕鬆入門或玩家挑戰的各級水流,而且途經未經開發的原始叢林,更有許多令人讚嘆的自然美景。以下就玩家熱門水域,簡單介紹環境狀況。

一、台北縣烏來鄉南勢溪:台北縣烏來鄉南勢溪發源於雪山山脈北側,是北台灣低海拔溪流、峽谷、生態的自然教室,曾經是國內輕艇選手的培訓地。每年因颱風大水而地形都有些變化,整條溪從福山村到信賢村內洞瀑布有三至四級,是最難的一段(難關有大坍方、大斜坡、金字塔等地方),沿途一樣巨石、峭壁、短瀑布、大小落差穿插其中,沿途美景配上清澈湛藍的溪水,使中南部的舟友羨幕之外,也偶而會北上一起來划一划,享受豐富的生態之旅、朝聖一下衝下瀑布的刺激和樂趣及帶回去滿滿的回憶。

二、台北縣三峽鎮大豹溪:相同於南勢溪發源於雪山山脈北側,由於上游的滿月圓森林遊樂區、二等三角點北插天山登山口及熊空越嶺紅河谷等知名地點,使大豹溪成為夏天北部地區玩水人最多的一條溪,相對的人工廢棄物(水泥塊、鋼筋)也特別多,水大的時候其難度可用「小福山」來稱呼。

三、台北縣烏來鄉桶後溪:和南勢溪同樣是新店溪、淡水河上游的桶後溪,也是發源於雪山山脈北側,上游由於無任何住商家的優勢,景緻很原始水質更是清澈,除了是溪流、峽谷、生態環境的自然教室外,更是賞鳥人、賞蝶人和單車騎士的天堂,桶後越嶺道更是原住民及先人往來礁溪和烏來的快速路。只可惜當地的集水區不大,必須前兩三天持續下雨累積超過一百公厘才夠刺激,否則不是用「槳」划船了,而是用「手」頂船、推船了。

四、台北縣坪林鄉北勢溪:北勢溪比桶後溪的集水區還大,但是沒超過一千公尺的高山,因此要到北勢溪划獨木舟亦必須在兩三天前下雨累積超過一百二十公厘以上水才夠大,難度多為三級以下,是獨木舟初學者的天堂。通常從闊瀨黑龍潭之前的思源橋開始,沿路玩特技練水感,經過漁光村、印象之旅、虎寮潭、林園、合歡等露營地,穿過興建中的北宜高速公路到坪林國小下方的河濱公園結束航程。

俗稱「衝浪」的逆向划入激流落棧並停留,是舟友最愛的刺激技巧,但稍一不慎,就會被激流捲入,而此刻就是考驗操舟者的技巧,並最後仍能翻滾浮起。

後話

也許您會覺得從事愛斯基摩舟運動對您有些遙不可及,但事實上這項運動在台灣卻比國外佔有更多優勢,這些理由包括:不論海洋或河流都離我們住的地方很近,通常只需要數十分鐘或是一、二小時車程,就能到達能玩船的溪流或海邊。

尤其在台灣全年可玩,冬天玩更棒,因為台灣的天氣與國外的冰天雪地相比仍屬暖和,且天氣冷時只要多加件乾式或溼式防寒衣既可。另一方面,國外的河川水流來源屬多層融雪,可以從事的季節很短,約只有三至六個月;台灣則是多層雨水,長年皆沛。總而言之,在台灣透過玩獨木舟的活動,不僅可以享受清澈的溪水、新鮮的空氣,以及溪谷裡許多野生動物及叢林景觀,還能令您感受另一種由水域看陸地的大自然魅力與活力。

左:宛如倒立般將舟身插入水中,是為了做整艘獨木舟前空翻的準備動作。右:由幾近垂直的壩面衝下,考驗的是操舟者的勇氣與平衡感。